自2007年起,手機市場在iPhone的魅力推波助瀾下,正式引爆了手機使用觸控屏幕的熱潮。在看好全球手機市場擁有10億支以上的規(guī)模,手機也成為觸控屏幕業(yè)者所爭相搶攻的主力應用市場。本文則針對目前使用者對觸控屏幕手機的主要需求,及需求與觸控技術間之關聯(lián)做一說明,以期提供欲跨入此領域之業(yè)者作為參考。
表一顯示使用者在觸控屏幕手機的應用需求中所考慮的幾個要項,主要包含耐摔、直覺化的操作接口、操作反應速度、續(xù)航力、按鍵回饋、減少誤動作/防掌觸、戶外使用、多點觸控、觸控分辨率、手寫輸入、大屏幕顯示以及輕/薄化等項目。尤其針對較為強調(diào)商務功能的PDA手機應用上,則更為強調(diào)觸控分辨率與手寫輸入的功能需求。
在耐摔的需求方面,主要與ITOFilm/Glass厚度、觸控面板厚度、外殼材質(zhì)等技術項目相關,其中以外殼材質(zhì)最為重要,例如采用無須直接接觸即可感應的電容式觸控面板,可在外殼加上一層壓克力或其它具防護特性的材質(zhì),即可強化手機的耐摔程度。而在ITOFilm/Glass以及觸控面板厚度的選擇上,則可視產(chǎn)品設計,選用較厚的規(guī)格,以避免玻璃不耐摔、易破損的問題。直覺化的操作接口亦為使用者所認為最重要的項目之一,而與其相關的技術項目則以應用軟件支持為最相關,觸控流程(touchflow)的設計是否能夠符合人性的直覺反應為主要的設計重點。
其次在操作反應速度方面,則主要與觸控面板的操作力量、ControllerIC的操作頻率、應用軟件支持、處理核心運算能力等技術項目相關,其中以處理核心運算能力以及應用軟件的支持程度最為關鍵,而觸控面板的操作力量則可讓使用者因輕輕觸碰就可感覺到觸控的作動,而有心理上操作反應速度較快的感受。
在續(xù)航力的需求方面,則與ITO材料表面處理、觸控面板的透光度、觸控面板與IC的操作電壓,以及顯示模塊亮度等項目相關;其中由于整個顯示器模塊仍以顯示器背光源最為耗電,因此顯示器背光模塊的設計才是改善產(chǎn)品續(xù)航力的重點。按鍵回饋的需求部分,則與IC的回饋電路設計、軟件的音效或視覺回饋,以及系統(tǒng)端的物理性震動回饋裝置等設計有關。而在減少誤動作/防掌觸的需求處理方面,則可透過加大操作力量、以應用軟件識別使用模式等方式加以改善。
而由于手機的使用時機多以戶外使用為多,因此在戶外顯示方面會有較多技術考慮,主要與ITO材料表面處理、觸控面板透光度,以及系統(tǒng)整體顯示模塊亮度等技術細項相關。在ITO材料表面處理的項目上,供貨商多會采用霧化程度(Haze)較高的ITOFilm/Glass,或在ITOFilm/Glass多鍍上防炫光、低反射的材料。但這些ITO材料的處理,可能會造成整體顯示亮度/透光度的降低,因此需提高觸控面板本身的透光度,或加強整體顯示亮度,使系統(tǒng)整體顯示更為清晰。此外由于iPhone的多點觸控功能引發(fā)風潮,使用者也提出因應相片/影片觀看,與GPS圖資使用時對于多點觸控功能的需求。多點觸控的需求與ControllerIC可否同時處理多觸控點數(shù)據(jù),以及應用軟件的支持等技術項目相關。傳統(tǒng)的電阻式觸控面板,由于其ControllerIC定義觸控坐標的方式限制,僅供同時處理單點資料,因而無法提供多點觸控功能,因此也無法設計會使用多點觸控的應用軟件。而電容式觸控面板則由于ControllerIC可同時辨識多點坐標,因此在多點觸控功能上略占上風。在iPhone推出后,電阻式觸控面板業(yè)者看到使用者對于多點觸控功能的需求與期待,亦已陸續(xù)投入可支持多點觸控的電阻式觸控面板設計開發(fā)。
在觸控感應分辨率的需求方面,主要與觸控面板分辨率及ControllerIC的ADC設計能力有密切關聯(lián),尤以ADC所能接收解析的Bit數(shù)有關,目前多以8-Bit或10-Bit為常見,但能力較佳的設計公司仍持續(xù)朝12-Bit以上發(fā)展。
在手寫輸入的需求方面,則主要與觸控面板分辨率、ControllerIC的ADC設計,以及手寫辨識軟件的支持等技術項目有關。目前一般可支持手寫輸入的觸控面板以電阻式居多,iPhone所采用的電容式觸控面板由于其整體系統(tǒng)設計,僅采用分辨率75dpi的觸控面板,因而無法支持手寫輸入功能。以電容式觸控面板來說,若需支持手寫輸入功能,分辨率最低需求為100dpi。而ControllerIC的ADC設計也與分辨率有關,若采用較高Bit的ADC設計,亦有助于使用者在手寫時動作較為流暢,方便使用者輸入。
針對大屏幕顯示的需求部分,則以提高制程/機臺的精度以及觸控面板窄邊框設計,達到可動區(qū)最大化的需求。最后對于輕/薄化的需求方面,主要相關的技術細項包括ITOFilm/Glass厚度、觸控面板厚度,以及外殼材質(zhì)的設計。
由于觸控屏幕具備友善直覺化操作接口優(yōu)勢,終將引起使用者對于手機配備觸控屏幕的青睞。對于使用者而言,以觸控屏幕取代傳統(tǒng)機械式按鍵雖為外觀上的主要改變,但觸控屏幕所能帶來的更多使用功能以及傳統(tǒng)按鍵無法提供的觸控體驗更是消費者所期待的。以觸控面板的技術發(fā)展來看,目前的使用者需求多半已可滿足,設計的重點終將落在系統(tǒng)業(yè)者對軟件的支持與設計考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