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第四季度開始,全球車企生產反彈速度超出預期。但前不久,包括福特、豐田、本田、大眾、菲亞特克萊斯勒等汽車生產廠商卻紛紛表示會削減產能,對外宣布的理由,基本上是半導體芯片缺貨導致。
行業(yè)也分析稱,當前汽車和電子產品制造商正面臨芯片短缺困境。同時,受新冠疫情影響,全球居家辦公人數增加,個人電腦需求增加,使全球芯片產能緊張,這也是目前汽車芯片短缺的原因之一。

不過據手機報在線從行業(yè)中了解到的信息顯示,事實上是全球包括鋼鐵、銅、鋁等在內的大宗商品漲價迅猛,并快速傳導到了汽車產業(yè)鏈的整車環(huán)節(jié),所以車企在出廠價格難以上調的情況下,主動以減產來應對成本上升。
特別是全球以貨幣超發(fā)來刺激經濟,通貨?脹的壓力越來越大,如果上游資源型商品繼續(xù)漲價的話,那么會有越來越多的大宗消費品生產廠商,以減產來應對市場對利潤的沖減,從而能在通貨膨脹的市場下保住自己的核心資產。
事實上近期我們國家也對鋼鐵和其它的大宗商品產能擴張,都發(fā)出了明確的限制指令,如果不能在市場中獲取利潤,就不能復制舊的產能,拿高價的原材料進口把手上的資產消耗掉。
其實這種情況對于中國的大面板企業(yè)也一樣。
前年開始三星顯示和LGD宣布擇機關閉所有的LCD產能,也就是市場價格的下降速度,超過了原材料的降價幅度和人工成本的上漲幅度。而現在,反過來也一樣,如果面板的市場價格漲幅,被原材料的價格漲幅追上,那么現在表示無限期推遲關閉LCD面板產能的三星顯示和LGD,肯定會馬上改口,因應市場變化,重新把關閉LCD面板產能的日期提前。
而我們國家從前年底開始,實際上就已經嚴格控制了新建面板廠的審批,即便是現在TCL想在廣州擴一條8.5代線,也只能以印刷OLED的名義申報。
而且雖然現在我們國家基本上走出了疫情的影響,但是新建的面板產能其實都處于休眠狀態(tài),并沒有加快速度爬坡。而其中主要的原因,同樣是美元貶值,原材料與運輸成本飛漲,導致新增產能的產品成本并不健康。
所以不要看到現在國內的大面板廠盈利都在恢復,相比面板價格上漲了60%~90%的幅度來,國內面板廠才這么一點利潤,表現實在難看。
但為什么三星顯示和LGD還要宣布無限期推遲關閉LCD面板產能,它們就不怕損失自己的核心資產價值嗎?
首先,LCD面板已經不再是三星顯示和LGD的核心資產,早已折舊完。第二這些LCD面板產能都是為了配套自己的終端電子產品使用,只要不虧損,還可以提升自己終端電子產品核心資產的競爭力。第三點,這些面板產能除了受有限的材料價格上漲因素,會制約它們的盈利能力外,它們并不遭受太大的運輸、人力成本的價格因素影響。第四點更重要,三星顯示和LGD都有相對完整的上游LCD原材料產能布局,能完成大部分的自給自足,所以原材料大宗商品上漲,某種程度上來講,它們還是受益方。
現在業(yè)界都很看好中國國內的面板企業(yè),但一個火爆的市場表面下,卻是全球貨幣大貶值,以及來勢洶洶的通貨膨脹。
這個時候,產業(yè)鏈的競爭大過了價格戰(zhàn)的競爭,國內面板廠看來也要明著吆喝創(chuàng)新高,暗地里找借口減產了。理由其實也找好了,驅動芯片、玻璃基板缺貨兩個理由就很好,反正這兩樣東西一缺,LCD面板企業(yè)就跟上面的車企一樣,只能停產一些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