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一種智能設備,能夠讓我們的眼中看到3D,讓世界觸手可及?實現(xiàn)2D、3D之間的自由切換——當你眼睛看到屏幕,攝像頭會自己判斷并切換3D效果;而當你的眼睛離開屏幕一定距離之后,攝像頭會自動切換回2D效果。
這是否將帶來一場視覺效果和人機交互的革命?我們現(xiàn)在還不得而知。不過,如果我們回顧過去這些年來的視覺革命,就會對當時現(xiàn)在發(fā)生的這場變化有個更加清晰的認識。
在過去的幾十年里,正是視覺革命,催生了新的媒體形態(tài)和消費方式。在上個世紀初期,人們只能通過報紙、雜志等平面媒體了解信息。此后,顯示管技術的成熟讓電視機走上臺前,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1969年7月11日,數(shù)以千萬的美國人守在電視機旁,收看阿姆斯特朗邁上月球的第一步;今年8月21日,有超過一億的中國人注視著各種屏幕,為中國女排的冠軍之戰(zhàn)而歡呼。
手機這種更便捷的智能終端,再次改變了我們的工作和生活;“你丑你先睡,我美我直播”這種更新型的直播方式,更是將我們的溝通頻率推進到了無時無刻。
從視覺革命的歷史我們可以看出,無論是電視、電腦還是手機,我們使用的各種終端,為什么它們的尺寸都是越來越大,分辨率越來越高,顏色越來越豐富?因為只有這樣,它們才能提供給我們更豐富的信息。過去,你能夠在自己家里建個小劇場,邀請三五好友一起欣賞旅行時的幸福時光嗎?如今的視覺革命做到了;過去,你能夠從報紙的照片上看出科學巨匠愛因斯坦臉上的老年斑嗎?如今的視覺革命做到了;過去,你能看到奧黛麗·赫本在《羅馬假日》中深情凝望格利高里·派克時臉上那一抹紅暈嗎?如今的視覺革命做到了。
但是,視覺革命還遠遠沒有結束,因為它們帶給我們的體驗還談不上完美。我們看到的世界是三維的,而我們在所有的終端上看到的圖像都是二維的,我們?nèi)匀粺o法體驗身臨其境的感覺。
當然,這些年來隨著視覺革命的進一步發(fā)展,我們已經(jīng)能夠用iMax3D、PlayStationVR、OculusRift、HTCVive、HoloLens等智能設備觸摸到三維的世界。但是,我們還需要借助這些笨重的設備,我們?nèi)匀粺o法擺脫對它們的依賴。
為什么我們不能夠用最親密的手機,不佩戴任何設備,就能夠體驗那種身臨其境的感覺?2014年6月,亞馬遜推出了Fire手機,試圖通過“動態(tài)視角”技術將3D畫面呈現(xiàn)在消費者的裸眼面前。不過,由于這個技術并不成熟,加上缺乏足夠多的3D內(nèi)容,亞馬遜發(fā)動的這場視覺革命淺嘗輒止。
如今,超多維科技正在接過視覺革命的大旗,它之所以如此有底氣,是因為從成立到現(xiàn)在的12年里,它一直專攻3D技術,并先后聯(lián)合索尼、東芝、LG、富士康等巨頭推出過多款重量級的3D視覺產(chǎn)品。正是由于在技術上的深厚積累,2012年超多維還拿到了“國家技術發(fā)明一等獎”這個非常難以獲得的技術獎項。
?。ǔ嗑S與富士康開發(fā)裸眼3D手機)
據(jù)悉,超多維即將發(fā)布首款自有品牌智能手機能夠讓我們突破二維空間的限制,體驗身臨其境的感覺嗎?不妨用它做個3D直播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