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04月22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wǎng)訊,來自馬克斯·普朗克信息學研究所的Antti Oulasvirta研究團隊設計出了一個叫做KALQ的全新鍵盤。KALQ鍵盤可提高在觸摸屏上的打字速度。他們將計算優(yōu)化技術和拇指移動模型結合使用,在數(shù)百萬不同的鍵盤布局中確定了一個最佳方案。在進行一些實際操作后,一份使用者調(diào)查證明:與使用QWERTY鍵盤相比,使用者的打字速度提高了34%。
在如今的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上打字很慢,這是因為QWERTY鍵盤布局不適合主要用拇指打字的觸摸屏。從人體工程學來說,QWERTY虛擬鍵盤無法讓用拇指打字的使用者發(fā)揮出最大效率。實踐證明,普通使用者在觸摸設備上使用QWERTY鍵盤,每分鐘最多打20個單詞,這比在傳統(tǒng)鍵盤上慢多了。
Antti Oulasvirta說:“優(yōu)化適合雙拇指打字的鍵盤,關鍵在于減小單個拇指的移動軌跡和頻率。我們希望把使用頻率最高的字母集中在一起。有經(jīng)驗的打字者會同時移動兩個拇指:一個在打字,另一個在接近下一個目標。通過優(yōu)化的方法,我們得到了拇指活動的預測模型。”
最終,該團隊通過研發(fā)出概率誤差校正方法,以及取得使用者打字方式的統(tǒng)計學數(shù)據(jù),設計出了KALQ。概率誤差校正方法使訓練過的使用者提高打字速度和將錯誤率維持在一個可接受的水平內(nèi)。通過這些改善,使用者每分鐘可打出37個單詞,這是有史以來觸摸屏上的最佳雙拇指打字速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