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還沒有一臺手機像LGG5一樣如此渴望給人們留下深刻的印象。之前LG的手機遭到一些批評,它似乎虛心接近了所有的建議,努力解決這些問題,在G5的設計階段它就不斷突破限制,增加新元素。苗條、模塊化、安裝創(chuàng)新性后置雙攝像頭系統(tǒng),這些特色使得G5成為今年最激動人心的手機。
事實上……LG做得很好。光是“很好”還不足以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最重要的模塊化組件CamPlus并不成功。軟件不單漂亮程度下降,使用時還很惱人。G5的確有所進步,但缺少一些出類拔萃的特色,不足以讓我們忽略相同價位的GalaxyS7和iPhone6s。
最讓人失望的是后置雙攝像頭系統(tǒng)。當G5的傳聞滿天飛時,我曾認為雙攝像頭系統(tǒng)是一個亮點,它應該可以解決當前智能手機攝像所存在的最頭痛問題。事實并非如此,G5的雙攝像頭只是怪異的、毫無必要的花招。
雙攝像頭的概念之所以激動人心,主要是因為即使是當今最好的智能手機攝像頭,它們也只是在廣角拍攝時稱得上出色。由于機身超薄,手機無法安裝機械光學變焦鏡頭,數(shù)字變焦又不是真家伙。于是制造商只好做出妥協(xié)(正如過去幾十年一次性相機制造商慣用的伎倆一樣),它們?yōu)槭謾C安裝廣角鏡頭,這樣至少還可以在復雜多變的環(huán)境下拍出中規(guī)中矩的照片。
G5安裝了廣角和超廣角鏡頭

一個設計良好的雙攝像頭系統(tǒng),它應該和專業(yè)攝影師的兩個最基本鏡頭相差無幾,這兩個鏡頭就是廣角和中焦鏡頭。
LG沒有這樣做,它選擇的是廣角和超廣角鏡頭。站在工程角度看這種選擇更省事,因為中焦鏡頭會讓攝像頭隆起;但是站在拍攝者的角度來看設計并不好。當我用智能手機拍照時,許多時候我會懷念長焦鏡頭。拍攝稍遠一些的目標會渴望長焦鏡頭,事實上,如果拍攝人物、風景照片,或者不希望拍攝的照片失真,長焦鏡頭的作用更明顯。
當廣角鏡頭從傳感器的寬視角中收集光線時,圖像會扭曲失真,邊緣的圖像會拉伸,和人眼看到的圖像相比,所有一切的深度都被夸大。
下面這幅照片是用G5的常規(guī)鏡頭拍攝的:

你也許會注意到,照片中的人物容貌有點拉伸。為什么會這樣?廣角扭曲造成的,盡管很難發(fā)現(xiàn)。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智能手機攝像頭才不擅長拍攝人物,因為看起來很怪異。
不知道你發(fā)現(xiàn)了沒有?再看看下面這幅照片,它是用超廣角G5攝像頭拍攝的,扭曲幅度更大。

如果用長焦鏡頭拍攝人物照片,效果更棒,在其它場景下拍攝同樣會更好。當我用其它鏡頭給人物頭像拍照,鏡頭的放大倍數(shù)是G5主攝像頭的3.5倍,拍出的效果更好,照片如下:

如果LG安裝的第二個鏡頭放大倍數(shù)是標準智能手機鏡頭的2倍,拍攝效果會更好。我愿意犧牲幾平方毫米的口袋空間,讓手機鏡頭隆起,換取更好的拍攝效果。居然安裝超廣角鏡頭,太荒唐了!
第二個攝像頭作用不明顯
我在曼哈頓熨斗區(qū)(Flatiron)游走了很長一段時間,只為找到一個好位置讓超廣角鏡頭真正發(fā)揮作用。

在集體合影時,框架邊緣的人物看起來有點奇怪,他們向同一個方向傾斜。拍風景照也存在同樣的問題。

如果是動作特寫,比如一只鳥或者一個棒球向設備襲來,效果應該會更生動更有戲劇性,但是這樣的情況很少碰到,根本不值得為了拍攝這樣的畫面增加一個新鏡頭。
最后,我又站在街道上拍攝了紐約大樓,看看G5的鏡頭是否具備明顯的優(yōu)勢。下面是我用G5常規(guī)鏡頭拍攝的熨斗大廈(紐約第一座摩天大樓)照片:
接下來這張照片是我站在同一個地方用超廣角鏡頭拍攝的:
很酷吧,圖片呈現(xiàn)出魚眼扭曲效果。為了這么一點效果增加一個攝像頭真的不值得。如果LG選擇另一個方向可能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