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下午,三大運營商齊聲宣布,將從10月1日起,正式開放套餐內(nèi)單月流量不清零業(yè)務。
其中,“單月”兩個字格外顯眼。單月不清零,即當月手機套餐內(nèi)的流量,如果有剩余,可以轉(zhuǎn)移到下個月優(yōu)先使用。比如,9月沒用完的流量,順延到10月先用,10月若還沒用完,則清零,不再順延到11月。
也就是說,流量的生命期限由單月延長到了雙月。那么問題也就來了,剩余流量為何不能延期超過第三個月?
對此,運營商的解釋是:
1、國外不多的幾家提供流量不清零的運營商,也大多只能滾存一個月;
2、從客戶消費行為來看,流量滾存一個月,可以解決絕大多數(shù)流量使用波動客戶的需求。
此外,有運營商負責人解釋稱,如果永久不清零,就失去了原本套餐流量的意義。如果沒有期限,直接用普通流量計費就可以,而普通流量計費價格高于套餐流量。
但是,對于這樣一個流量不清零政策,不少的用戶卻表示說,并非每個人都能從不清零中得到實惠。對于每個月流量過剩的人,本來就不需要,而對于流量總不夠用的用戶,則談不上有剩余流量。
更有電信分析人士指出,雖然流量不清零一定程度上給消費者讓利,但運營商的營收會受到影響,壓縮了其他降費的可能性,讓降資費變得更加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