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手機廠商對低端市場的重視程度已不可同日而語。據悉,包括中興通訊、華為和小米在內的中系廠商和包括索尼移動和LG電子在內的外國手機廠商均認為高端手機市場將因為蘋果和三星的需求而變得飽和。以前,其他手機廠商或許還會考慮推出一定數(shù)量的高端智能手機來跟蘋果和三星搶市場,但是事實證明它們的愿望最終多半會變成失望,因此它們轉換了戰(zhàn)略去生產中低端手機,以便維持自己的市場份額和整體業(yè)績。
眼下,各大手機廠商,國內的,國外的,都緊盯低端手機市場?;蚶^續(xù)深耕,或重新挖掘,不求利潤,只求份額。以更加激烈的競爭態(tài)勢,將這片“紅海”攪得更加波濤洶涌!
廠商深耕低端手機市場
中外手機對低端產品的布局正慢慢浮出水面。據臺灣供應鏈業(yè)內人士稱,由于很多手機廠商預計蘋果和三星將繼續(xù)主導高端手機市場,因此它們將在2015年調整戰(zhàn)略,把重點集中到中低端手機上面。譬如中興,為了迅速擺脫“超低端”的標簽,去年實施聚焦精品戰(zhàn)略,砍掉一半以上的機型。
在華為公司近日的戰(zhàn)略務虛會上,任正非發(fā)表了講話,他就表示,華為在向高端市場進軍的過程中,不要忽略低端市場。任正非指出,華為現(xiàn)在是“針尖”戰(zhàn)略,聚焦全力往前攻,但擔心的一點是,“腦袋”鉆進去了,“屁股”還露在外面。如果低端產品讓別人占據了市場,有可能就培育了潛在的競爭對手,將來高端市場也會受到影響。
開疆拓土自然是好的,根據地卻輕易丟不得,華為這樣想,小米也是這樣想的。從小米Note推出來看,雷軍有意走高端路線,同時“紅米”系列的推出,也表明其并不想放棄賴以生存的低端市場。
據媒體報道,小米公司即將在馬來西亞官網上發(fā)布全新物美價廉的紅米2。
因國產手機的崛起,低端手機市場倍受關注。一些在高端領域銷量下滑的廠家,如三星、LG、索尼和宏碁,都將目光投向這一領域。根據關注三星的SamMobile網站的報道,三星為了重新奪回被蘋果搶去的市場地位,除了推出GalaxyS6和GalaxyS6Edge這樣的旗艦機型之外,還打算重點研發(fā)幾部低端機。
在MWC2015大會上,微軟發(fā)布了兩款低價高配的Lumia智能手機:Lumia640和640XL。另外,今年MWC大會之前,LG也搶先發(fā)布四款智能機,據稱均面向中低端市場。
低端市場能聚集大能量?
這著實是一個很奇怪的現(xiàn)象!2015年伊始,低端市場這個早已被業(yè)界所質疑的領域,居然如此風生水起,引無數(shù)廠商竟折腰。是有利可圖嗎?
美國市場調查機構StrategyAnalytics發(fā)布的最新數(shù)據表明,蘋果賺取了去年全球手機市場利潤的88%,三星獲利8%。中國制造商盡管在銷量和銷售額上迅猛增長,但是利潤仍舊極低,僅華為、小米、OPPO三家企業(yè)的利潤占有率擠進全球前十。工信部《2014年手機行業(yè)發(fā)展回顧及展望》的報告也顯示,2014年,中國手機行業(yè)平均利潤率為3.2%,低于電子制造業(yè)平均水平1.7個百分點。
是市場容量巨大嗎?專家表示,隨著我國的經濟增長進入新常態(tài),手機產業(yè)同樣也是走進了新常態(tài),去年整個手機的增幅已下滑至位數(shù),目前手機市場已經趨于飽和。千元機市場經過去年的價格戰(zhàn),也早已刀刀見血。
是低端化能成為整個公司的一種有效戰(zhàn)略嗎?似乎不會有任何一個廠家會將戰(zhàn)術與戰(zhàn)略混同。自2010年國產手機在低端領域集中發(fā)力,幾年下來,高性價比的“千元機”戰(zhàn)術,的確使國產手機在短時間內培育出巨大的市場規(guī)模,也打造出一個又一個國產品牌,但產品附加值低、利潤低始終無法提升,使這些品牌被鎖定在低端。
應該說,由低端聚集能量,從而有能力邁向高端,這才是華為、小米等國產手機廠商的最終意圖。
做好低端手機沒那么簡單
據研究機構預測,2015年全球智能型手機出貨量將達14.67億部,年增14.79%,其中新興市場為主要成長動力。2015年高階手機市場成長空間將持續(xù)縮小,600美元以上的智能手機出貨量僅占整體智能手機18%,而300美元以下智能機出貨量占比將達到37%,智能型手機朝低價化發(fā)展已成為必然趨勢。
而在國內,智能機市場增長放緩,人口紅利不再,但低端手機市場則有著國內最龐大的主流消費群體,依舊具備巨大增長潛力與空間。所以,低端市場仍是多數(shù)廠商的爭戰(zhàn)之地。
易觀商業(yè)解決方案副總裁田崢認為,從大格局上來講,中國手機市場巨大,后來者尋找好的定位都還是有機會的。但是要把手機市場做成功不容易,它是一個系列工程,包括原材料的采購、設計、生產、供應管理和售后,以及工藝、設計、應用、系統(tǒng)、云端支持、營銷平臺和軟件合作等。
廠商們在低端市場也會面臨許許多多的問題,由小米開創(chuàng)的互聯(lián)網手機一向以高性價比取勝,低端卻不低級,更不劣質。所以,將低端產品做到標準化、簡單化、生命周期內免維修依然是重要的和必要的。
業(yè)內人士預測,2015年將是國產手機競爭廝殺血戰(zhàn)最為徹底的一年,在這一年里不知名、山寨手機品牌將會從以前的邊緣化變成難以生存,小米、華為、聯(lián)想會利用自家龐大的出貨量,再加上本身它們龐大的出貨量對上游配件廠商的議價能力,會狠狠打一次更為徹底的價格戰(zhàn),低端手機市場或將進一步洗牌,未來如何,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