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晶圓代工的力晶,面板驅動IC是核心的產品線之一,力晶與客戶開發(fā)的整合型驅動觸控SoC已經進入試產,即將進入大量生產,由于製程難度高將是力晶下一階段重要的產品,力晶目前客戶囊括蘋果、三星、小米等大廠,會持續(xù)在整合型產品上深化布局。
由于行動裝置輕薄短小的需求,驅動IC與觸控IC整合,甚至加入其他邏輯或記憶體,已經是個趨勢,主要供應商都已經積極在開發(fā)相關產品,力晶早在瑞力(RSP)未出售前就已經著手開發(fā),后來瑞力賣給Synaptics后,雙方合作仍持續(xù)進行,目前產品已經開始試產,并小量導入客戶部分產品中。
據了解,目前相關產品也已經在蘋果測試中,未來可望導入蘋果新一代產品中。
整合型驅動觸控SoC(Systemon Chip,整合單晶片)在製程上難度相當高,力晶總經理王其國指出,由于目前手持裝置驅動IC都是使用COG(ChiponGlass,玻璃覆晶封裝)嵌在玻璃上,所以無法用SIP(Systemin Package,系統級封裝)必須用SoC。且驅動IC是高壓製程,較高的電壓可能把晶片上其他部分都燒壞,所以在製程上電壓的調整很重要,有相當高的技術難度。
且力晶與Synaptics開始合作后,未來有機會可以擴大更多新應用的布局,未來也會持續(xù)開發(fā)不同製程滿足客戶需求。力晶是全球最大提供12吋驅動IC代工的廠商,除了Synaptics外,幾乎國內的驅動IC廠也都是力晶的客戶,使得力晶在12吋高壓製程的技術還走在晶圓雙雄前面。
另外,蘋果考量到分散供應鏈政策,因此從i6起已經將原先力晶獨家代工的面板驅動IC部分訂單轉到臺積電生產,不過力晶并不擔心,力晶指出,因為臺積電提供的12吋高壓製程產能有限,且代工價格較高,蘋果部分轉單不會影響力晶的接單,反而因為有臺積電的價格在上面頂住,降價壓力減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