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森路透旗下基點報道,消息人士稱,中國智能手機制造商小米獲得10億美元三年期再融資。該交易在一般分銷階段獲得17家銀行的積極回應。
本文鏈接:http://www.micomprapr.com/news/show-htm-itemid-21809.html
德意志銀行與永隆銀行擔任牽頭行兼簿記行,這筆貸款在5月中推出,計劃融資7.5億美元,同時附帶最高達2.5億美元的綠鞋貸款。中國銀行也參與貸款,為同級別安排行。
這筆到期一次性償還貸款目前包括兩部分,即5億美元定期貸款的A部分及2.5億美元的循環(huán)信用貸款的B部分。
小米香港為借款人,母公司小米為擔保人。
所籌資金用于為2014年10月簽署的10億美元貸款提供再融資。在當時那筆交易中,德意志銀行、摩根大通和摩根士丹利是初始牽頭行兼簿記行,另外還有25家銀行參貸。該交易均分為A部分定期貸款和B部分循環(huán)貸款。
小米嘗試轉(zhuǎn)型
在小米實現(xiàn)復蘇的過程中,該公司放棄了完全基于互聯(lián)網(wǎng)的銷售模式,轉(zhuǎn)而開設實體店。根據(jù)小米7月初會議的一份記錄,目前小米擁有123家實體店。該公司希望,到2019年將實體店數(shù)量擴大8倍,達到1000家。
這不僅帶來了巨大的風險,同時也改變了小米此前的商業(yè)模式。小米這種商業(yè)模式已經(jīng)被一加等其他廠商所模仿。通過避免線下直接銷售,小米可以控制營銷和渠道,從而維持微薄的利潤率。這也帶來了驚人的價格競爭力。由于沒有工廠和實體店的財務拖累,小米可以以極低的價格提供優(yōu)秀的手機。
然而,這種模式并非無懈可擊。盡管小米開拓了多元化的業(yè)務,例如滑板車和運動手環(huán),但該公司還未能建立有效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將用戶鎖定至該公司的品牌。在這方面,蘋果是最佳案例。由于缺乏這樣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小米的競爭對手可以很容易復制該公司的策略,搶走市場份額。
這迫使小米開始關注線下零售。憑借70%的出貨量環(huán)比增長率,很難認為,這樣的策略調(diào)整是無效的。雷軍(微博)非常相信這一點,并做出了大膽的預測:今年營收達到1000億元人民幣,明年的智能手機銷量達到1億部。就在18個月之前,他還曾表示,做預測會造成許多制約,并可能會破壞士氣。
毫無疑問,經(jīng)營自主商店將會造成高昂的成本。小米在2014年的一輪融資中估值曾達到450億美元。在這樣的情況下,小米再次試水資本市場也就不難理解了。
小米正在走向復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