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00763)慢活,“失分”的手機業(yè)務。
原屬智能手機“第一陣營”的中興,為什么突然就跌出了前十?
從技術投入上來說,中興是國內為數不多的比較重視研發(fā)的企業(yè)之一。但因為動作慢,中興錯過了轉型的窗口期。
利潤下滑,手機出貨量下降,中興通訊問題纏身
4月初,中興通訊發(fā)布公告稱,中興通訊執(zhí)行副總裁曾學忠因個人原因請辭公司執(zhí)行副總裁職務,今后將不再擔任中興的任何職務。外界猜測,曾學忠的離職,與中興手機市場沒有做好有關。
早在2017年年初,有媒體稱中興打算裁員3000人,其中全球手機業(yè)務部門裁員600人,占手機部門員工總數的10%,而國產手機部門更成為裁員重災區(qū)。
除去裁員之外,中興手機的出貨量也在下跌。
根據IDC數據顯示,中興去年的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與2015年相比下滑了36.5%,中興手機2015年銷量為5600萬部,但中國區(qū)僅貢獻了1500萬部。中興在國內的市場份額和品牌知名度已經跌出前十。
《商學院》記者給中興手機發(fā)送采訪涵,但是截至發(fā)稿,記者并未收到中興回復。
競爭異常激烈的情況下,企業(yè)就必須在產品研發(fā)、供應鏈、渠道、品牌建設、售后等方面進行大量投入,從而提升成本。在這種背景下,如果沒有出現大規(guī)模的銷售上升,利潤必然會產生下滑。 信息消費聯盟理事長項立剛表示,中國手機市場不同于其他手機市場,競爭遠遠激烈于其他國家。一個競爭異常激烈的行業(yè)不可能利潤一直提升。
動作慢 錯過了轉型的窗口期
從技術投入上來說,中興是國內為數不多的比較重視研發(fā)的企業(yè)之一。2016年上半年,中興在研發(fā)上就投入了70.59億,研發(fā)投入占比首次接近營收15%的歷史高位水平。事實上,中興在研發(fā)創(chuàng)新和專利方面也是全球名列前列,連續(xù)6年位居PCT國際專利申請量三甲,中興終端專利申請數量約2萬件。然而,中興的技術優(yōu)勢并沒有為其手機加分。
“中興不同于華為,中興沒有自己的芯片。” 易觀國際終端分析師趙子明表示。
“中興并沒有把更多的技術投入終端市場,并且中興還是較為迷戀運營商,隨著運營商開始萎靡,中興才開始轉型”。趙子明談到,“轉型偏慢,錯過了轉型的窗口期,而中興自身對終端市場也沒有太多重視。”
項立剛表達了同樣的觀點,原來屬于第一陣營的“中華酷聯”,在渠道方面過度依賴于地區(qū)運營商,運營商的市場、渠道為手機廠商的崛起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是長期以來運營商的弊端也逐步顯現。項立剛談到,當時運營商推更多的千元智能手機,他們認為價格的便宜可以讓更多的用戶進入。
“過度依賴于運營商的手機廠商不得不任由運營商干擾,從手機原材料,功能設置等各方面對手機廠商進行干預。為了滿足運營商千元智能手機的要求,手機廠商不得不采用一些低廉的配件,手機質量的低端給手機廠商帶來不少的負面影響。”項立剛強調。
“然而,隨著運營商的去補貼化,加上自身渠道建設乏力,中興銷量下降成為必然。”趙子明談到。
認識到短板的中興將2016年定為“渠道年”。俞義方曾公開表示,計劃要建3000到4000家的門店,同時表示,要開設旗艦店,在一線大城市會達到1-2家旗艦店的規(guī)模。然而,目前除了北京的旗艦店開業(yè)之外,在上海,不論是中興的旗艦店、專賣店,或是品牌展示店,都難尋蹤跡。
依賴運營商,營銷乏力
運營商時代的手機,無需手機廠商做更多的營銷。趙子明談到,在“中華酷聯”出貨量高的年代,正值運營商主導年代,手機廠商與運營商有著良好的關系,運營商采購占到中華酷聯整體出貨量五成以上。
隨著運營商的萎靡,新興的手機廠商開始選擇搭建自己的營銷系統(tǒng)。不同于友商在營銷上的高調,中興的營銷顯得更為低調。
如果說,OPPO、vivo的崛起,得益于其大量投放電視廣告;開啟數量眾多的線下店,小米開辟了互聯網營銷的新渠道,中興在幾方面均無作為,更顯得不溫不火。
“如果不依靠運營商,中興就需要在宣傳、渠道、品牌建設方面花更多的功夫。中興屬于較為溫和的企業(yè),采用較為激進的手段做市場宣傳,這不符合中興的風格。” 項立剛認為,對中興而言需要面對的是重新找到自己的位置。在項立剛看來,中興許多產品可圈可點,但是在宣傳方面卻有所欠缺,在市場營銷方面沖勁不夠大。
顧均輝戰(zhàn)略定位咨詢公司創(chuàng)始人顧均輝表示,中興手機最重要的是沒有定位。比如,中興手機從老年機到高端機到智能機,產品過于分散,對于產品的界限也過于模糊。
如項立剛所言,國產手機在經歷千元手機的斗爭之后,進入拼高端機型的時代。曲面屏、無預裝軟件、無邊框等等,手機廠商在2016年用盡渾身解數來提升用戶體驗和品牌附加值。渠道、定價、品牌成為手機廠商新的爭奪點。而中興手機,在這幾點上都沒有較為出色的亮點。
電信專家付亮表示,中興手機缺少讓人眼前一亮的東西。在他看來,華為主打高端商務,OPPO拍照好、閃充強,小米講究性價比,這樣在消費者的心目中形成很明顯的認知。而中興的產品,卻讓他說不上來。
2016年還在中興任職的曾學忠曾經反思,在依賴運營商市場的時候,同時做上百款產品,管控模式也適配這套規(guī)則,出了一些低質量的產品,成為傷害品牌的第一要素。
中國手機市場已經成為全世界競爭最為激烈的市場。“手機廠商多,品牌多,模式各有特點,以技術為代表的華為陣營、以渠道取勝的OPPO、vivo陣營,以互聯網品牌銷售的小米陣營,還有繼續(xù)打價格戰(zhàn)的360、錘子系列等等,銷售模式眾多,品牌特點眾多,各種各樣的情況都有,這種市場格局是世界范圍內其他任何市場所不具備的。”項立剛對國產手機競爭感觸頗深。
激烈的市場競爭,留給中興手機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原標題:中興(00763)智能手機業(yè)務跌出行業(yè)第一陣營 出貨量下降
原標題:中興(00763)智能手機業(yè)務跌出行業(yè)第一陣營 出貨量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