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消息稱,谷歌已經在印度啟動一項計劃,準備為Android平臺培養(yǎng)200萬名開發(fā)者。而在此之前,蘋果就宣布了將在印度南部建設一個新的研發(fā)中心,因此在很多人看來谷歌此舉是向蘋果公司公開叫板。
高手過招必是刀光劍影,雖然和我們這些凡夫俗子沒有太大的關系,但是我們不禁要問,為什么谷歌、蘋果這些大公司都有意將研發(fā)中心建在印度而非中國?
中國的“地頭蛇”不好惹,那就換個地方
無論是蘋果還是谷歌,不在中國建研發(fā)中心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中國本土廠商迅速崛起,抑制了他們的進一步擴張。
以蘋果為例,雖然暫時還沒有哪家中國本土廠商能夠撼動其在高端市場的地位,但是中國本土廠商發(fā)展迅猛,在市場份額上不斷攻城略地,假以時日,勢必會對蘋果形成全面的圍剿之勢。華為、OPPO、vivo、小米,既然有這么多的虎狼之師在虎視眈眈,蘋果又何必在中國建研發(fā)中心給自己找刺激。
并且,隨著中國本土廠商的崛起,以及市場出現(xiàn)相對飽和的趨勢,蘋果產品拓展疆土將會變得更加困難,所以庫克這位老司機現(xiàn)在要做的是不斷地在中國市場攫取豐厚的利潤和回報,而不是建設研發(fā)基地。
谷歌同樣也面臨著相同的問題,只不過他的競爭對手是以百度為首的國內搜索巨頭。除此之外,蘋果和谷歌在中國建研發(fā)中心還可能面臨政策的水土不服。
迎合印度市場,解決售價較貴的問題
印度是僅次于中國和美國的全世界第三大智能手機市場,并且隨著印度經濟的高速增長,印度民眾對智能手機的需求,購買力也在不斷增強,這使得印度的智能手機市場保持著快速的發(fā)展勢頭。
然而蘋果在印度市場的銷售卻很一般,只占有iPhone手機全球銷量的1%,蘋果公司在印度手機市場所占份額也僅為1.5%。因此,相對于中國市場,印度市場簡直就是一片空白,這也意味著蘋果在印度有著更大的發(fā)展機遇。在這個龐大的市場,復制中國市場的成功,也就成為了蘋果的目標。
但是,就目前來說,印度國內手機市場主要被售價5000盧比(約合500元人民幣)左右的手機占領,而蘋果公司推出的低端機型手機的起售價也在39000盧比(合3900元人民幣)。因此價格太貴就成為了蘋果在印度市場暢銷的最大門檻。
蘋果為降低手機售價在印度所做的第一個努力是申請建立工廠翻新二手iPhone,但這一提議遭到印度方面的反對,庫克稱將努力研發(fā)更多適合印度市場的機型,因此在印度建研發(fā)中心很可能就是為了更多地了解本土市場,設計出適合本土市場的產品或者更好地進行技術演變,以解決價格較貴這一問題。而在印度建研發(fā)中心在一定程度上是為了迎合印度市場,增加蘋果的品牌影響力。
豐富的人才資源
谷歌負責產品管理的副總裁凱撒?森古普塔表示,印度到2018年預計將擁有全球規(guī)模最大的研發(fā)人員,數(shù)量可以到400萬,一舉超過美國。再加上沒有多少語言障礙,相對溝通便捷,在印度建設研發(fā)中心也容易促成蘋果和谷歌技術的拓展。
而在中國,本土廠商對于研發(fā)的重視程度也越來越強,人才的競爭本就激烈,谷歌和蘋果想要插上一腳就更加艱難。
低廉的勞動力成本
當初蘋果進入中國看中的不僅是巨大市場,還有低廉的勞動成本,現(xiàn)在布局印度也同樣如此。
印度不僅擁有低廉的勞動力以及巨大的勞動力市場,印度政府還將逐步提高勞動力技能。據(jù)悉2015年印度政府從基礎教育經費中劃撥經費用以推進技工教育。這些機遇吸引各大國際手機制造商紛紛入駐印度。
中國廠商的崛起,印度市場的空白,以及印度豐富的人才資源和廉價的勞動力成本,促使蘋果和谷歌紛紛布局印度市場,但是能否復制中國市場的成功,前路還尚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