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度政府11月10日宣布撤銷或放松15個領域的外國直接投資限制,也對那些尋求在印度開設門店的跨國零售商放松本地采購要求,并且宣布一系列旨在吸引海外資本的措施。印度政府顯然希望通過吸引外資,重振經濟改革,為暴跌的股市和盧比幣值止血。
如今,外國投資者可以百分之百擁有印度的電纜電視公司、廣播衛(wèi)星電視公司、免稅商店和有限責任合伙企業(yè)。在這之前,外國投資者在廣播領域只能持有不超過74%的股權。
外國投資者也可以進軍新聞電視臺和電臺,投資頂限為49%。此外,外國證券投資人可以持有地方私人銀行不超過74%的股權。
印度政府甚至放寬了國防企業(yè)和支線航空公司的投資限制,外國投資者無需政府審批,就可以持有這些敏感企業(yè)49%的股權。至于那些仍需政府審批的領域,印度政府將簡化外國投資者的入股程序。
在種植業(yè)領域,除了目前的茶葉,油棕、咖啡、橡膠和橄欖業(yè)也將開放。
印度財政部長賈伊特利說:“外資流入增加,將創(chuàng)造就業(yè)機會,這些措施有助于推動增長。我們放寬了規(guī)范,使之對外國投資者更具吸引力。”
他說:“在過去幾個月,印度的經濟增長由公共投資、一些私人投資和逐漸增加的外國直接投資帶動。在一些領域,投資頂限已經提高,但更重要的是,一些伴隨行業(yè)投資頂限而制定的過時條件已經廢除或放寬。”
盡管印度經濟連續(xù)多年以7%高速增長,但民眾開始抱怨政府無法落實真正的改革和吸引投資。有意投資印度的外國投資者則被其繁文縟節(jié)和錯綜復雜的法規(guī)擋在大門外。
印度政府選在執(zhí)政黨于比哈爾邦議會選舉中敗選后幾天,以及總理莫迪訪問英國前夕,公布這一系列的改革開放措施,顯然有多重目的。
孟買阿什卡股票經紀行證券研究部副總裁博特拉ParasBothra說:“比哈爾邦選舉慘敗后,政府似乎已經踏出了前腳。這些不需要國會批準的行政改革更重要,因為它們將提振投資者信心。”
印度評級研究公司的首席經濟學家說:“這是受歡迎的舉措,將受到外國投資者正面看待,但其影響要在幾年后才見效。”
印度政府在零售市場方面也有所松動。單一品牌外國零售企業(yè)如蘋果公司,只要能說服印度政府它們出售的是高科技產品,就無須遵守產品必須有30%零件采購自印度市場的規(guī)定。
此舉可以讓蘋果在印度開設自己的零售商店;目前,它在印度市場主要依賴當地分銷商。印度智能手機在今年第二季的出貨量同比增長了44%,是全球增長最快的智能手機市場之一。盡管目前印度消費者主要青睞價格不到100美元的智能手機,但隨著收入增長,這種消費趨勢將出現變化。
不過,印度政府這一輪改革沒有開放多品牌零售市場,國際超市品牌如沃爾瑪還是難以進軍印度市場。印度國大黨執(zhí)政時,曾力推開放多品牌零售市場,但人民黨執(zhí)政后堅持反對開放這一領域。
印度零售市場由家庭式小商販控制,政黨和人民擔心,一旦允許國際超市連鎖店進入印度市場,小商販將被吞沒,幾百萬人將失業(yè)。